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0:22:44  浏览:98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第一条 为加强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管理,维护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秩序,保护可能用竭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钨及钨制品指钨砂,偏、仲钨酸铵,三氧化钨及蓝色氧化钨,钨酸及其盐类,钨粉及其制品,具体编码见附件1;锑及锑制品指锑砂,锑(包括锑合金)及其制品,氧化锑,具体编码见附件2。
第三条 国家对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开采、生产和销售实行总量控制,并对出口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外经贸部在征求国家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的年度出口配额总量。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配额的申报、分配和下达,按
照外经贸部《关于出口商品配额编报、下达和组织实施暂行办法》(〔1998〕外经贸管发第732号)和《关于出口商品配额编报、下达和组织实施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1998〕外经贸管发第980号)执行。
第四条 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分别由外经贸部核定具有钨及钨制品出口经营资格和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经营。外经贸部将根据企业综合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环保水平、经营能力、出口经营状况、出口实绩等条件于每年第四季度对钨
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企业经营资格重新核定。
第五条 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实行出口供货企业资格认证制度。国家经贸委会同外经贸部制定并审核公布出口供货企业资格认证办法和企业名单,获得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资格的外贸企业不得代理和收购无出口供货资格的钨、锑生产企业的产品。
第六条 获得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不得采购无采矿许可证的钨、锑开采企业的矿砂。
第七条 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企业据分配的配额数量向出口许可证发证机关申领出口许可证。
第八条 锑及锑制品出口限定在黄埔、北海、天津口岸报关。
第九条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下设钨及钨制品分会和锑及锑制品分会,负责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的行业自律工作。中国钨业协会协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共同开展钨行业自律工作。
第十条 企业有如下行为者,视为违反本办法:
(一)无配额出口的;
(二)超配额出口的;
(三)伪报货名出口的;
(四)其它违反有关外贸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十一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的企业,一经查实,外经贸部将根据行业商品分会的建议,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扣减出口配额、取消其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资格、直至取消进出口经营权。
第十二条 外商投资企业和边贸出口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产品,暂按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边贸出口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外经贸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钨、锑出口经营管理暂行规定》(〔1993〕外经贸管发第239号)同时废止,以前发布的有关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管理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1:

钨及钨制品对应海关编码
------------------------------------------
| | 协调制度编码 |
| 商品大类名称 |-------------------------------|
| | 商品编码 | 商 品 名 称 |
|--------|-----------|-------------------|
| |26110000 |钨矿砂及其精矿 |
| 钨 砂 |-----------|-------------------|
| |26209010 |其他含钨的矿灰及残渣 |
|--------|-----------|-------------------|
| |28418010 |仲钨酸铵 |
| 仲、偏钨酸铵 |-----------|-------------------|
| |28418040 |偏钨酸铵 |
|--------|-----------|-------------------|
| 三氧化钨及 |28259012 |三氧化钨 |
| |-----------|-------------------|
| 蓝色氧化钨 |28259019.10|蓝色氧化钨 |
|--------|-----------|-------------------|
| |28259011 |钨酸 |
| |-----------|-------------------|
| 钨酸及其盐类 |28418020 |钨酸钠 |
| |-----------|-------------------|
| |28418030 |钨酸钙 |
|--------|-----------|-------------------|
| |28499020 |碳化钨 |
| |-----------|-------------------|
| 钨粉及其制品 |81011000 |钨粉末 |
| |-----------|-------------------|
| |81019100 |未锻轧钨,包括简单烧结而成条、杆;废碎|
| | |料 |
------------------------------------------

附件2:

锑及锑制品对应海关编码
------------------------------------------
| | 协调制度编码 |
| 商品大类名称 |-------------------------------|
| | 商品编码 | 商 品 名 称 |
|--------|-----------|-------------------|
| |26171010 |生锑 |
| 锑 砂 |-----------|-------------------|
| |26171090 |其他锑矿砂及其精矿 |
|--------|-----------|-------------------|
| |81100020 |未锻轧锑 |
|锑(包括锑合金)|-----------|-------------------|
| |81100030 |锑废碎料、粉末 |
| 及其制品 |-----------|-------------------|
| |81100090 |其他锑及锑制品 |
|--------|-----------|-------------------|
| 氧化锑 |28258000 |锑的氧化物 |
------------------------------------------



2000年12月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墨两国政府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生效执行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墨两国政府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生效执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6]26号

2006-02-20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
我国政府和墨西哥合众国政府于2005年9月12日在北京签署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中墨双方外交部门分别于2006年1月27日和2006年1月30日互致照会,确认已完成生效所必需的法律程序。根据协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该协定自2006年3月1日起生效,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上述协定文本,总局已于2005年11月4日以国税函〔2005〕1045号文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六年二月二十日



  刑法第293条对寻衅滋事罪作了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颁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下称《规定》)第37条对寻衅滋事罪确定了如下立案标准:“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与一些犯罪立案标准可以量化不同,寻衅滋事罪量化标准有一定的难度。司法实践表明,该罪立案标准还有待调整。

  一、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认定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即致人重伤、死亡的故意伤害罪法定最低刑十年比寻衅滋事罪法定最高刑五年更高,而致人重伤规定了三至十年的量刑幅度,即各种危害程度的犯罪行为都有相应的量刑范围,因而寻衅滋事未致伤亡应定寻衅滋事罪,而致人重伤、死亡则应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罪。

  对于随意殴打他人致使被害人轻伤的,应综合分析发案原因和犯罪动机后认定:对于以逞强或挑逗、戏弄被害人为目的的,非因被害人的过错而引起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对于不是以逞强或挑逗、戏弄被害人为目的,而是以伤害被害人身体、侵害被害人的健康权为目的的,或因被害人的过错而引起的,则以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

  二、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认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是寻衅滋事罪与财物有关的客观行为,但需注意故意毁坏财物罪与任意损毁公私财物类型的寻衅滋事罪的区别认定。

  《规定》第33条对故意毁坏财物案拟定的立案标准为:“(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为5000元,寻衅滋事立案标准为2000元,为了两罪量刑不至于相差过大,宜将寻衅滋事案的立案标准数额适当调高,将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类型的寻衅滋事案的立案标准中的财物价值规定为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三、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区别认定

  对于寻衅滋事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一是引起大部分在场群众恐慌或不满并因此而离开,二是导致发生踩踏事故,三是致使公共场所正常秩序长时间(两小时以上)无法恢复。

  该类型的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别,前者的犯罪主体可以是所有的参与者,犯意是临时起意,行为方式主要为起哄;而后者的犯罪主体是首要分子,而不是所有的参与者,犯意是事前策划,行为方式多样化,表现为聚集多人、长时间扰乱、暴力抗拒和阻碍有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等。笔者认为,该类型的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主要根据事前有无策划来区分:在公共场所起哄并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论处;策划并组织人员到公共场所闹事并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论处。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