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浅析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张小秀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6:29:17  浏览:81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单元,每一个家庭的和睦都反应也影响着社会大家庭的发展。而婚姻,作为一切家庭亲属关系的源泉,维系这家庭关系的基础。随着离婚率不断攀升,婚姻保卫战的枪声亦此起彼伏。此时单纯的道德调整无法满足当事人对于夫妻忠实的要求,夫妻忠诚协议应运而生,这也折射出现代男女保护自己婚姻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是至今为止,对于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学术界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一、夫妻忠诚协议的概念和特点

  (一)夫妻忠诚协议的概念

  忠诚协议这一称呼,是媒体使用的名词,并非法律术语,因此其并不严谨。忠诚协议,通常是指以维持男女间的感情为目的所签订的,主要内容表现为男女各方应忠于双方的感情或维系双方的关系,若一方背叛双方的感情或关系时,应向对方承担某种责任。约定责任的常见形式是支付赔偿金或者财务,也有约定违约方应当自杀、自残的,后一种约定是违法的,当然无效,因此不予讨论。根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忠诚协议又分为几类,包括夫妻之间为维持夫妻感情而协商达成的夫妻忠诚协议;恋人之间为了维持恋爱关系或达到结婚目的而协商达成的恋人忠诚协议;当事人为了维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而达成的忠诚协议。为了维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而达成的终成协议,由于内容既违反法律又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是无效的;对于恋人之间的忠诚协议,通常也认为其违背了婚姻自由的原则,而认定为无效;而对于夫妻忠诚协议,则存在着较多的争议,本文在此仅讨论夫妻忠诚协议的相关问题。

  综上,夫妻忠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前或者婚后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约定的,两人要对家庭、配偶、子女等有道德感和责任感,同时规定违背约定时承担支付赔偿金或财务等责任。

  (二)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特点

  首先,夫妻忠诚协议效力开始的时间,区别于普通的民间协议在协议签订的时即开始发生效力。它的特点在于,协议常常是在婚前签订的,但是协议的生效常常是以婚姻关系的成立为有效要件的,也就是说,只有到结婚以后才能发生效力;如果没有结婚,即使一方出现了有违忠诚协议的行为,“夫妻忠诚协议”也不产生法律效力。由此衍伸到协议对主体的约束,即只对具有夫妻身份关系的二人产生约束力,婚前,恋人之间是否忠诚于对方受道德规范调整,不属于法律的调整范围。

  其次,从协议发挥效力的具体内容来看。首先协议中被要求赔偿的对象只是有过错的一方,也就是说,赔偿要求者不能向婚姻关系以外的其他人提出,如“第三者”,“宾馆”,甚至配偶的其他家庭成员追究赔偿责任。另外,夫妻忠诚协议大多数都规定:若一方出现对另一方的不忠行为,将向对方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赔偿;或在离婚时,过错方不分或者少分共同财产。

  再次,从协议效力的法律性来看。目前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并没有明确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方面对于夫妻忠诚协议本身的存在在社会中就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人认为它损害了婚姻本身的美好,使婚姻变得更加的利益化、商业化;有人认为它侵害了婚姻主体的很多不可剥夺的权利。另一方面,国家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夫妻忠诚协议的设立和生效以及违背的惩罚措施,而目前很多针对夫妻忠诚协议的审判中,只是依据具体的依据以及法官的主观裁定。这一切都造成了夫妻忠诚协议的约束效力低下。我国公证界对这种“忠诚协议”的态度也是非常谨慎的,大多公证机构对此类“忠诚协议”的公证申请一般是拒绝受理的。

  二、夫妻忠诚协议之效力争论

  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破坏协议,出现婚外情的案件时有发生 那么,忠诚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法院能否将这份协议作为判决的直接根据? 学者对此存有很大的争议,有的认为该协议有效,有的认为无效;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也是有的案件支持,有的案件不支持,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致的见解。

  (一)无效说

  无效说即否认“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夫妻相互忠实属于道德的调整范畴,法律不应当介入。法律与道德调整的范围是不同的,其作用也是不同的。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较高的要求,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而非强制,出现了道德问题通过自我修养、舆论压力等方法给予改进。而法律,则是人们行为的最低标准,具有强制性,只要行为人进行了违法行为,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夫妻应当互相忠实”,只是价值提倡,只是属于道德领域调整的。所以,除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的请求损害赔偿情形(如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外,“夫妻忠诚协议”中不忠赔偿的约定是无效的,否则,法律就过于侵犯了人们的私生活,调整了本应由道德调整的领域。

  2、忠诚协议不属于财产约定的范围,法律不允许通过协议来设定人身关系 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了婚姻自由原则和人身权法定原则,忠诚协议限制了当事人的人身权利; 婚姻的效力不是依据契约而发生的,所以婚姻当事人不能事先约定违约金。

  3、如果承认忠诚协议的效力,那么在调查核实离婚案件的过程中可能会侵犯第三人的隐私权; 承认该效力还鼓励了其他婚姻当事人缔结这样一个协议拴住对方,这样反而使得建立在纯洁爱情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婚姻变质,使婚姻关系不再和睦。

  (二)有效说

  有效说承认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理由如下:

  1、忠诚协议属于契约,因为婚姻事实上可以推定为特定男女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互相忠诚则属于双方当事人之间当然的义务 夫妻忠诚协议就是两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意思表示真实一致,自愿增设了关于身份关系的违约责任条款,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并且符合合同的有效要件,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2、婚姻法是私法,应当贯彻私法自治原则,法不禁止即自由。既然我国《婚姻法》没有明确禁止夫妻就忠诚问题进行约定,那么当事人做出的基于平等真实意愿又未损害他人利益否定破坏善良风俗的约定就应当是被法所接受的。

  (三)夫妻忠诚协议效力之我见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升高,婚姻双方对婚姻的不安全感也在不断攀升,单纯的道德调整已经无法满足当事人对于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帮助,维护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要求,限制忠诚的条件已经从感情发展到了经济权利等方面,赋予夫妻忠诚协议以法律效力是大势所趋。夫妻忠诚协议要想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得到法律的完全承认,然而这一目标却相距甚远,这主要是由于夫妻忠诚协议本身的局限性引起的,即其内容与现有的某些法律相悖。

  1、忠诚协议是当事人的合意,法律应认可其效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以下简称合同法) 第2条的规定: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显然,忠诚协议的缔结实际上正是夫妻间就私生活订立合同的体现 换言之,只要忠诚协议是双方在平等自愿未受任何胁迫的前提下做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也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符合合同法规定的全部生效要件,就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2、忠诚义务规定的道德内容属于法律的调整范围。夫妻忠诚协议中常常约定许多道德内容,比如婚后夫妻应互敬互爱,要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不得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等等,但是这并不能排除法律对该协议进行调整 法律往往是道德的底线,它不会直接规定一些较高的道德义务,比如一旦双方结为夫妻就要相亲相爱 ,但是法律并不禁止婚姻当事人通过忠诚协议将较高的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义务 只要夫妻双方订立的 忠诚协议不违反我国的强行性法律的和公序良俗的规定,法律就会对他们约定的内容加以保护。如果这种自由的契约得不到保护,不就意味着其他所有以道德义务为内容的契约都不具法律效力了吗?事实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已有很多条文渗透着道德义务。

  3、认定忠诚协议有效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婚姻法第 条规定: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显然婚姻法更加注重家庭的稳定性,而忠诚协议实际上正是对抽象的夫妻权利义务的具体化,通过将隐性的道德义务上升为显性的法律义务来约束当事人,既有利于增强夫妻双方的责任感,又有利于维系婚姻关系的稳定 尽管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但是当一方违反了该规定时,另一方却不能单独以 违反忠实义务为由提起诉讼,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起诉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忠诚协议使原则性的忠实义务具有了可诉性,若一方违背了这一义务,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需要修改的铁路规章目录(68件)

铁道部


需要修改的铁路规章目录(68件)
铁道部

目录

客运列车运送铁路文件办法
(80)铁办1900号 1980年11月13日
关于分级负责接待和处理上访问题的暂行办法
(85)铁办1083号 1985年10月16日
信访办案工作暂行办法
(85)铁办1083号 1985年10月16日
通过信访渠道提供信息暂行办法
(85)铁办1083号 1985年10月16日
铁道部公文处理办法
铁办〔1987〕1277号 1987年12月17日
铁路系统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实施细则
铁办〔1989〕135号 1989年2月11日
铁路货车篷布管理办法
(78)铁运1110号 1978年9月25日
东风、东风2、东风3型内燃机车大修规程
(73)交铁工2740号 1973年
铁路机车运用规程
(80)铁机700号 1980年5月6日
铁路机务部门机械动力设备鉴定办法
(81)铁机543号 1981年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则
(83)铁机750号 1983年7月
铁路内燃、电力机车轮乘制暂行办法
(84)铁机600号 1984年
车辆滚动轴承轴箱油润装置检修细则
(79)铁辆638号 1979年4月22日
罐车配属及维修运用管理暂行办法
(80)铁辆434号 1980年3月11日
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
(81)铁辆475号 1981年12月28日
铁路货车站修规程
(81)铁辆500号 1981年12月29日

货车检修工艺规程
(81)铁辆2036号 1981年12月8日
铁路客车段修规程
(84)铁辆308号 1984年3月2日
车辆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
(84)铁辆409号 1984年3月9日
货车段修、配件质量鉴定办法
(85)铁辆209号 1985年3月1日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
(85)铁辆973号 1985年9月14日
铁路冷藏车运用维修规程
(81)铁工务1692号 1981年10月12日
铁路运营房建系统工作报表
(81)铁工务1692号 1981年10月12日
铁路非贸易外汇留成暂行管理办法
(81)铁财1261号 1981年8月10日
铁路施工企业流动资产管理办法
(82)铁财576号 1982年4月3日
铁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82)铁财576号 1982年4月3日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规程
(83)铁财1312号 1983年9月17日
专运出国人员费用开支的规定
(85)铁财字501号 1985年8月16日
铁路运输收入工作规则
(83)铁财1312号 1983年9月17日
铁路运输收入稽查工作规则
(83)铁财1312号 1983年9月17日
铁路运输收入会计规则
(83)铁财1312号 1983年9月17日
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办法
(85)铁财872号 1985年8月13日
铁路运输会计制度
铁财〔1987〕1032号 1987年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补充规定
铁财〔1991〕48号 1991年1月23日

铁道部标准化管理办法
(79)铁科技1762号 1979年11月16日
关于由部科技情报研究所统一管理国外科技资料的规定
(81)铁科技2145号 1981年12月23日
内燃机车鉴定暂行条例
(82)铁科技168号 1982年2月4日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条例
(85)铁科技359号 1985年4月8日
铁道部质量奖奖励办法
(87)铁科技297号 1987年3月28日
铁道部科学技术成果部级鉴定办法
(87)铁科技1015号 1987年11月30日
铁路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暂行规定
铁科技〔1988〕399号 1988年4月21日
铁路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铁科技〔1988〕399号 1988年4月21日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铁科技〔1988〕653号 1988年7月22日
关于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的补充规定
(84)铁党劳字第134号 1984年11月30日
铁路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暂办法
铁人劳〔1989〕168号 1989年12月8日
关于禁止在旅客列车上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和不吸烟车厢内吸烟的规定
1985年9月2日
货物列车防火安全管理试行办法
(84)铁公安598号 1984年7月9日
铁路行政监察工作办法(试行)
铁监〔1989〕34号 1989年4月8日
机车车辆检修列车管理办法
(74)交计字341号 1974年2月20日
铁路线路战时指挥所办法
(74)交计字299号 1974年2月13日
关于计划任务书编制和审批的规定
(80)铁计100号 1980年1月

非铁道企业制造铁路生产、分配销售暂行规定
(86)铁计652号 1986年7月7日
铁路工业统计规则
铁计〔1987〕833号 1987年9月7日
铁路基本建设安全监察暂行办法
(80)铁基665号 1980年4月21日
铁路勘测设计单位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实施办法
(84)铁基433号 1984年3月24日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包干经济责任制实施办法
(84)铁基767号 1984年5月28日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制实施办法
(84)铁基字780号 1984年5月31日
铁路基本建设承发包工程技术监察暂行办法
(84)铁基779号 1984年5月29日
铁路工程建设规范管理办法
(85)铁基字987号 1985年9月16日
改革设计原则与标准的暂行规定
铁基〔1986〕474号 1986年6月5日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铁基〔1987〕269号 1987年3月19日
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奖评选办法
铁基〔1988〕690号 1988年7月28日
铁道部优秀工程勘察奖评选办法
铁基〔1988〕690号 1988年7月28日
铁路电气化、通信、信号、电力设计内容改革暂行规定
铁基〔1989〕16号 1989年2月18日
铁道部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审查的规定
铁基技〔1989〕49号 1989年3月9日
铁道部优质工程奖评选与管理办法
铁建〔1990〕99号 1990年6月7日
铁路工程施工监理试行规定
铁建〔1991〕91号 1991年7月6日
铁路施工企业使用民工管理暂行规定
铁建〔1991〕155号 1991年11月26日



1991年12月31日

财政部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单位年终预算结余资金处理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单位年终预算结余资金处理工作的通知
(2002年12月20日 财库[2002]70号)


  为了做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单位2002年及以后各年度年终预算结余资金处理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终预算结余资金的处理,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预算结余资金处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财库〔2002〕11号)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02〕28号)规定的处理程序执行。其中:(一)原规定试点单位报送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改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申报表》(格式及填报说明附后),请各试点单位于下年度1月15日前报送财政部国库支付局;(二)各代理银行在注销试点单位本年度用款计划余额时,不得将本年度已下达的下年度用款计划额度注销。


  二、年终预算结余资金账务处理有关工作,按照《关于2001年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年终结余账务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库〔2002〕1号)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一: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申报表



申报单位:                         单位:元

--------------------------------------------------------|基层预算单位|    |    |   | 用款计划数 | 实际支付数 | 指标结余数 |申请结转下年使用数||------|科目编码|项目编码|调整 |-------|-------|-------|---------||国标码|名称|及名称 |及名称 |预算数|财政直|财政授|财政直|财政授|财政直|财政授|财政直| 财政授 ||   |  |    |    |   |接支付|权支付|接支付|权支付|接支付|权支付|接支付| 权支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附件二: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单位

年终结余资金申报表》填报说明


  1.“预算单位”一栏应填写基层预算单位九位国标码及名称。
  2.“科目编码及名称”一栏填写预算科目的最底级科目,并将编码填写在前,名称填写在后,如:“016302基建拨款支出”。编码的第一位如果是“0”,不能省略。
  3.“项目编码及名称”一栏是针对直接支付的项目支出(如果没有项目,不填此栏),填写时应将编码填写在前,名称填写在后,与“科目编码及名称”填写方式一致。项目编码为九位码,可以从国库司发放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软件”的信息库中查询到。
  4.“调整预算数”一栏应填写本年度纳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调整预算指标。
  5.“用款计划数”一栏应填写本年度国库司实际批复的用款计划数。一般情况下,用款计划数等于调整预算数。
  6.“实际支付数”一栏应填写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实际发生数。
  7.“指标结余数”一栏为“用款计划数”减“实际支付数”的差额。
  8.“申请结转下年使用数”一栏应根据“指标结余数”填写申请结余结转下年的指标数(年终前未报用款计划的预算数,另行说明)。
  此表分基层预算单位、按预算科目(项目)由一级预算单位统一制表汇总上报,并附电子软盘(Excel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