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浅论我国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救济/梁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01:16:36  浏览:80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论我国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救济

梁 斌


  摘 要 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受刑人之一,在服刑期间的诸多权利受到限制,由于我国有着对受刑人的传统偏见,矫正对象的权利很容易被忽视,鉴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刚刚起步,在未来的矫正工作中应突出对矫正对象的权利保护,创设完善的救济途径,这也是确保社区矫正价值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矫正对象 权利救济 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47-01

社区矫正对象(以下简称矫正对象)的权利范围官方表述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人格不受侮辱,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的权利①。法谚云:无救济即无权利。虽然我国规范性文件规定了矫正对象的基本权利,但细数各类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只是概括性地提出要保护矫正对象的合法权利,但权利如何保护、保护途径等却很少提及。这可能是与我国矫正执行部门对矫正对象的监管、教育、改造缺乏经验,各试点地区都把制度完善重点放在防止矫正对象脱、漏管问题上,从而导致在矫正过程中监管刑罚的色彩浓厚,这显然与社区矫正制度建立初衷即促进犯罪人的再社会化,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相违背的②。本文试从矫正对象权利救济规定的现状入手,分析矫正对象权利保护缺失的原因,并就救济途径的完善提出个人见解。
一、矫正对象权利救济规定的现状
1.对矫正对象权利救济规定浮于表面,缺乏程序性保障。如《青海省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社区矫正实施工作全程监督,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打击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保证社区矫正依法公开实施。该规定如何维护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并无具体规定,且无相应的程序设置,在矫正对象权利受侵害后如何申诉、受诉单位均未作规定。
2.矫正机关缺少有效监督,矫正对象权利救济途径单一。如《浙江省检察机关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社区矫正组织、工作人员侵犯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负责人提出意见,情况严重的以人民检察院的名义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意见(建议)书》。该规定明确社区矫正对象权利受到侵害的救济是向检察机关反映,但检察机关不作为时,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能否得到第三方的救济,如何进行救济均未作出明确规范。
二、我国矫正对象权利救济缺失的深层原因
1.公众观念原因。在权利意识淡薄的传统社会里,人们可以因身份的贵贱而产生种种歧视,对受刑人的歧视即其表现之一。虽然社区矫正主张以人为本,给予人最大限度的关怀③。但是现实社会中,公众包括社区矫正执行人员对于受刑人传统偏见依然存在,这种偏见在观念深处影响了公众对于矫正对象合法权利的保护。
2.执行主体原因。现阶段我国矫正工作的执行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司法所原由工作人员,即有政法编制的公务员;另一部分是社会招聘的合同制司法协理员,这两部分人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矫正工作理论和实务训练,无法深入地理解社区矫正的内涵本质,对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也认识不深。实务中,司法行政机关往往抱着严管、强控的思想,生怕矫正对象脱管、漏管,这种工作思维极易侵害矫正对象的合法权利。
3.权利主体原因。矫正对象身为被监管人,一方面心理背负着罪犯的包袱,他们对监管者,要么听之任之,要么听若茫然,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谈不上维护自身权利;另一方面因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对于权利意识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在服刑过程中很少去了解自己的权利,即使在日常监管、教育中受到权利侵害,也没有维权观念。
三、完善我国矫正对象权利救济途径的建议
1.完善矫正执行中救济程序。矫正对象对矫正过程中的决定、处罚不服,给予必要的司法复核程序。现行法律、部门规定、各试点地区规定均未就矫正对象的对执行机关决定、处罚不服设置救济程序。这一点,我们应在以后立法中注意将行政诉讼、司法复核、民事诉讼等途径面向社区矫正对象。
2.建立独立监督、第三方评估机制。在矫正体制内,设立独立执法监督员,执法监督员由市委政法委委任,从非司法系统的公务员、教师、人大代表中选聘,由执法监督员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参与调查执法机关违法乱纪行为,并定期视察社区,对教育矫正、公益劳动、权利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估;听取和解决矫正对象对服刑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对错误处理的申诉和控告;,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布。
3.实行矫正过程公开化,增强矫正工作透明度。司法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对行为矫正、思想矫正、心理矫正过程进行全面公开,一方面让矫正对象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必须对矫正过程中类似奖惩决定等涉及矫正对象切身利益的工作向矫正对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新闻媒体和矫正对象家属的监督。同时,司法行政机关应主动与媒体进行联系,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有效宣传,准许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代表等到社区与矫正对象进行无障碍交谈,这些做法有利于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透明度,增强社区矫正执行的公信力,对保障矫正对象的合法权利会起一定的作用④。



参考文献:
[1] 司法部2004年5月印发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司发通[2004]88号)第二十一条
[2] 湘君,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及其立法贯彻,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 唐德才,论社区矫正的法治价值,载《传承》,2007年第6期.
[4] 焦占营、方加亮,论罪犯的权利保护,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安市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管理办法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


西安市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管理办法


西安市人民政府令 第 40 号

《关于修改〈西安市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4日第5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孙清云

2004年8月15日




(1992年9月25日市人民政府发布 根据市人民政府2000年4月20日《关于修改〈西安市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根据市人民政府2004年8月15日《关于修改〈西安市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旧机动车辆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保护合法交易,制止非法活动,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辖区内买卖旧汽车、旧摩托车、旧轻骑、旧拖拉机(以下简称旧机动车辆)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是各种旧机动车辆买卖的法定场所,由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规划统一安排,并报市政府批准设立。
第四条 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的组织和监督管理。公安、交通和农业部门分别负责旧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报废车辆的审查鉴别和车辆的过户监督工作。
第五条 经公安和农用车辆管理部门核发牌照的各种旧机动车辆,买卖时都必须进入指定的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内进行交易,严禁场外交易和非法倒卖。
第六条 旧机动车辆交易价格随行就市,由买卖双方协商议定。交易市场给予价格辅导,协助成交。
第七条 旧机动车辆交易程序:
(一)上市交易前车主必须到车籍所在地的公安、交通或农用车辆管理(监理)部门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和综合性能检测。
(二)车主须持车辆户籍簿、行车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船)使用税凭证、当月养路费交纳发票和规定的有关文件、证明入场交易。
(三)买卖双方成交,须持规定的有关证件共同到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办理交易手续。
(四)买方持市场办公室开具的加盖有“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管理专用章”的交易凭证、完税凭证和有关证件到公安或农用车辆管理(监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第八条 下列旧机动车辆不准上市交易:
(一)未报户挂牌照的。
(二)报废或已达报废标准的。
(三)走私贩私的。
(四)减免税进口的(补缴关税的除外)。
(五)手续不齐全的。
第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下列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进行场外交易的,根据情节对买卖双方各处500元以下罚款。处理后符合交易条件的准予补办交易手续。
(二)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进行非法倒卖的,按《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处理。
(三)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五项规定的,责令买卖双方退车退款,并视情节对卖方或买方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按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罚。
第十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违法违章行为,分别由公安、交通、税务、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理。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外币现金投资折合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外币现金投资折合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废止

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外币现金投资折合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通加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条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外币现金投资,应按缴款当日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近据一些单位反映,在实际执行中,因汇率变动等原因,按上述规定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会改变合营合同中规定的各方投资比例。为此经研究,现补充通知
如下: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以外币现金投资的,在企业按照合营合同规定的期限和金额收到投入的外币款项时,其折合人民币的汇率,可以采用收款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汇率也可以采用合营合同(或有关协议)中规定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汇率。在采用收款当日汇率的情况下,
于按规定期限和金额收到外币时,如因汇率变动造成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按出资比例计算的人民币金额不一致时,其差额一般作为汇兑损益处理,但合营合同中对此另有规定者,可以从其规定。
二、合营各方逾期缴付的外币现金投资,企业于收到时,仍可按上述规定折合人民币。但应由逾期缴付或欠缴投资的一方向合营企业支付的迟延利息或赔偿的损失,另按有关规定处理。
三、采用某种外币为记帐本位币的企业,对于人民币或其他外币现金投资折合记帐外币中遇到的类似问题,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1987年12月29日